百年院慶丨大師雲集 熠熠生輝 | 童第周先生

發布者:胡霞飛發布時間:2022-01-17浏覽次數:11

1915年,中國曆史最悠久的綜合性科學刊物——《科學》創刊,樹起了傳播科學,求真緻用的旗幟。生科百年,一大批科學工作者前赴後繼、生生不息,在生命科學領域創造出舉世矚目的不朽業績。正值我院百年華誕,特推出院慶專輯大師雲集 熠熠生輝系列主題推送,講述我國近現代生命科學史上風雲人物的傳奇人生和光輝成就,懷仰止之心領略一代大師風采,揚生科百年榮耀,書生科百年輝煌。



童第周先生




童第周(1902.5.28-1979.3.30),實驗胚胎學家,浙江鄞縣人。1927年畢業于複旦大學生物系,後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生物系。1930年獲比利時比京大學科學博士學位。1934年起,在山東大學、中央大學、同濟大學和複旦大學等任教。1938―1941年,任中央大學醫學院教授。1948年選聘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

童第周與他的同事們成功地創立了自己的顯微操作體系。1963年他們将雄性亞洲鯉魚的細胞核轉移到雌性亞洲鯉魚的去核卵細胞中,從而産生了世界上了第一群克隆魚。比多利羊的誕生早了34 年。1973 年,他和同事們從鯉魚的胚胎細胞中分離出了細胞核,并将其轉移到鲫魚的去核卵細胞中,一部分核移植體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種間動物克隆工作。

他用分裂球活體染色法證明海鞘鑲嵌型發育遠不像過去認為的那樣嚴格。研究兩栖類胚胎發育的極性或軸性,以纖毛的運動作為實驗對象和極性指标,探讨胚胎極性這樣一個胚胎發育的重大問題在文昌魚發育方面,研究分裂球之間的相互關系,胚層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誘導作用等,使胚胎學界對文昌魚個體發育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于理解系統發育起到了啟迪作用。晚年進行了細胞核和細胞質在發育中關系的研究,證明在個體發育中,核與質之間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思想要奔放, 工作要嚴密”,這是1979310日童第周先生在臨終前20天接受中國青年報的記者采訪時, 送給中國青年的最後一句話。實際上這也是先生治學之道和做學問的座右銘。



憶父親童第周二三事(節選)

童夙明  著

父親于1979330日去世,至今已整整20年了。回憶往事,有許多事至今仍曆曆在目。父親出生于浙江鄞縣一個貧窮的山村裡,家境清貧,幼年在本村祖父的私塾讀書。13歲時祖父去世,他在伯父們的撫養下,刻苦自學,17歲考進甯波師範學校,後又進效實中學。他在農村艱苦樸實的環境中,養成了勤勞、堅毅、奮進向上的性格,在中學、大學的學習中克服了許多困難,逐漸成為優等學生。他常說:世界上沒有天才,天才是勤奮勞動換來的;别人以一分力量能做到的事,我加倍地努力,也一定能做好。他就是憑着這種毅力不停地奮進。

父親是一個不甘落後的人,不管條件多麼艱苦,他總是在科學實驗中孜孜探索。母親葉毓芬是他的親密合作者和助手。在抗日戰争時期,父親在四川成都中央大學醫學院教書,建立了一個簡陋的實驗室,當時惟有的現代化儀器就是一架雙筒解剖鏡。實驗材料是金魚,星期日,父母親常帶我和大弟弟外出買金魚以備做實驗用。我大弟弟當時隻有四五歲,但出奇的頑皮,他和一個小朋友溜進院内魚缸旁,看見金魚瞪着大眼睛,兩人将兩大缸金魚的眼睛全部挖出來,成了兩缸血水。父親見後大為光火,辛苦養的魚毀于兩個孩子之手,為此我弟弟也紮實地挨了一頓打。

母親當時協助父親做實驗,他們很忙,有時晚上還要加班,由于不放心我們待在家裡,帶着我們同去實驗室。記得1941—1943年,父親在同濟大學執教時,當時該校在宜賓附近一個叫李莊的小鎮上,條件很差,教課之外還堅持做實驗,沒有顯微鏡,自己節衣縮食積錢購買。實驗材料就地取材,常和同事們去水田裡找蛙卵做實驗,沒有電燈,隻好借助天然光在顯微鏡下進行工作。由于實驗材料大多在冬末春初才能收集到,實驗工作隻能在寒冷的屋檐下操作,時間長了手指發僵,但仍然堅持不懈。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當時曾到李莊看望父親,見他和同事們在這樣條件下仍堅持科學實驗,深為感動。

父親數十年如一日,為建立和發展我國實驗胚胎學、細胞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戰鬥在科研戰線上。不管是星期日、節假日,清晨還是夜晚,隻要工作需要就全力以赴,并親自動手做實驗。1962年我到父親的實驗室進修,去青島做文昌魚的研究工作,由于實驗材料的關系, 每天晚飯後開始做實驗直至半夜1-2時才回去休息,早上9點鐘又進實驗室,中午休息片刻,下午又繼續做工作。當時我還年輕,連續工作一個月深感勞累,但他們的精力仍然很充沛。

父親常對我說:科研工作不能安于現狀,要不斷地創新,中國人并不笨,隻要埋頭苦幹,我國的科學水平一定能上去。當我在上海第一醫學院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遇到困難而猶豫時,他總是鼓勵我。記得1960年,有一次我談到學校教育革命,四個學科綜合教學,内容面太廣難以掌握時,他就以自己為例,說他年輕時經常主動承擔任務,教過胚胎學、遺傳學、細胞學及動物學等等,因而擴展了知識面,為後來的研究工作開拓了思路。任何工作隻要付出勞動,總會有收益的,一個人的視野不能太狹窄。我當時還是助教,深感在科研工作上展不開,自己能力差,父親又激勵我說:隻要你堅韌不拔地進行鑽研,就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在研究工作中,他總是堅持親自動手,經常親自飼養動物,做實驗,寫論文。他常說:不讀書,不掌握信息,腦子要僵化,不動手,如何能指導研究工作?

父親在工作中一絲不苟的精神給了我深刻的教育,記得初次寫論文時,我談及有人介紹說,寫作時可根據實驗結果稍加擴展,寫得更充實一些。他即嚴肅地說:搞科學研究要堅持實事求是,有五分成果隻能寫五分,絕不能寫成六分。他自己也正是這樣身體力行的。記得曾有一位年輕工作者,請他審校一篇俄文翻譯稿,他即認真地說:我不懂俄文,請你找懂俄文的人審吧。當時父親已是科學院生物學部主任,他身居高位不圖虛名,而是實事求是地表明自己對俄語是外行。

在科學研究中,他始終堅持要有獨創精神,認為外國的先進技術需要學習,但要把學習和創新結合起來。外國沒有的,我們也要有。他對新生事物總是滿懷激情。1965年在結核病院看針刺鎮痛做肺葉切除手術,有感而寫詩:手術台旁看切肺,針刺鎮痛何神奇, 病婦言談渾無事,不知血流滿雪衣;生命休道多奧秘,探索且看新武器,沖破舊有思想框, 另碎蹊徑創天地

在科研工作中,他非常注意基礎研究和應用相結合,例如他首先在國内開創将雜交細胞的研究應用到腫瘤的防治,将魚細胞核的移植技術應用于魚類品種的改良,對醫學及經濟都有重要的價值。他常說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二者不可偏廢,既要搞直接結合生産實際的研究,也要搞基礎理論包括有些暫時不能結合生産實際的研究。基礎是研究自然規律,如果不掌握基礎理論,應用科學就沒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不可能超過世界先進水平,隻能跟在人家後面跑。既要考慮到目前的問題,也要考慮到長遠的問題”。



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來源 / 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主要内容來源 /《憶父親童第周二三事》(童夙明 著)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等

美編 / 李宇馳

責編 / 闫 瑞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