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秉文與農業專修科之設立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農業專修科籌備于1917年2月,郭秉文邀請鄒秉文前來創設。鄒秉文(1893-1985年),字應崧,江蘇吳江人。1910年赴美就讀中學,1912年入康奈爾大學,先習機械工程,後改學農科,專修植物病理學。1916年回國,應金陵大學農林科之聘,主講植物病理學和植物學。然為時未久,即被郭秉文邀至南高。
1917年春的一天,鄒秉文為了洽辦中國科學社的事,由南京赴上海,在火車上适遇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長郭秉文,在談起如何改進中國農業問題的時候,鄒當即向郭介紹了黃炎培的意見,并詳盡地陳述了他自己的想法。當時,郭對鄒的見解深為贊賞,并立即對鄒說,根據張謇、黃炎培等人的委托,他的學校正在籌備設立個農業專修科,而且正在物色主任人選,你正好适合這個人選,就請你擔任該農業專修科主任,并先去參加籌備會的籌備工作。鄒秉文當允回南京後可以參加籌備會,至任該科主任一事,則應再作研商。
秉文在由滬返甯後,即去參加籌備會。參與籌備會的人并不多,僅是郭秉文、陳立素、過探先、李仲霞與鄒秉文等5人。經幾次籌備會商後,鄒秉文發覺,郭、過諸人的真意所在,還隻是準備辦個與甲種農校類似規模的農業專修科,且一再強調經費要節省,教員要少請。在最後一次籌備會議上,鄒秉文提出了他個人的意見:這個農業專修科一定要辦成類似農科大學的規模,但在教授農業課程之外,可以加授一些教育課程,俾學生畢業後也可充任農業學校教員,以滿足黃炎培、沈信卿等人要充實甲、乙種農校師資的目的。農業專修科要分作若幹系,所有各系教授,除講授其專業課程外,還要做研究、推廣工作[1]。
由農科籌建經過,可知其後之發展,與對現代農業教育具有廣闊視野之鄒秉文有莫大關系。具此視野,才能将生物學也包含其中。鄒秉文不僅具備專業背景,還具有行政才幹。首先起點高,農科在創辦之初,或以經費故,隻能以甲種農校規模相要求,尚且不及專科學校水準;但鄒秉文以其在美留學之經曆,不僅不以專科學校為目标,還要以農科大學為理想,甚至超過其時之金陵大學之農林科。其教學則以造就下列六種人才為目的:一、中等農業學校教員,二、中等學校博物或農業教員,三、鄉村農業學校教員,四、農事試驗場專門技師,五、其他農業上之技術及行政人員,六、有精深科學知識之農業實行家。
其次,為實現宏大之目标,還需有各專門人才。鄒秉文乃苦心孤詣,延請各種農學專家。适其時大批留學歐美之學生,學成回國;而國内教育并不興盛,研究機關尚付阙如,緻使有歸來者難覓适當之工作。其中還有鄒秉文留美同學或同為中國科學社社員,與鄒秉文有良好人際關系,可從中選聘優秀者。許多學者正式在南高開辟了中國科學之某一新學科,胡先骕、秉志等即在南高開辟了中國植物學、動物學。
再次,有優秀人才,還得有充足經費,僅以學校有限資金,不足以開拓事業;鄒秉文善于交際,從社會各種渠道,廣籌經費,使得事業不斷擴充,除教學外,設立農場、開辟實驗室、創辦學術刊物等,成果不斷,聲譽遂隆。
農業專修科1917年開創籌備,6月學校拟訂章程,呈教育部核準,遂正式成立。鄒秉文制定本科課程及辦法,同年聘任美國艾阿華農科大學農學士、前北京中央農事試驗場土壤科主任原頌周為作物學教員兼農場主任。同年8月,錄取農科新生27人。
1918年夏,增聘美國伊利諾農科大學農學士,康奈爾農科大學農碩士,前江蘇省立甲種第三農校牧場主任張天才為畜牧學教員,兼農場畜牧技師。美國加州農科大學農學士,前江西廬山森林局副局長,江西實業廳技術員胡先骕為園藝學、植物分類學教員,兼農場園藝技士。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地質科畢業董常為地質學教員,同年8月錄取新生25人。
1919年夏,聘任美國威斯康辛農科大學農學士、碩士,前北京中央農事試驗場土壤科主任鄧植儀為土壤學、農業土木學教員,兼任農産制造學教員。美國康奈爾農科大學農學士、博士秉志為動物學、昆蟲學教員。美國奧海奧農科大學昆蟲學碩士張巨伯為經濟昆蟲學教員,兼農場昆蟲技師。
此僅列出農科成立前幾年所聘教授情況,以便在記述胡先骕、秉志及由他們組織成立生物系之前,對農科之情形有一了解。
參考文獻:
[1] 鄒秉文著;華恕主編:《鄒秉文紀念集》,農業出版社,1993年,第142頁
作者簡介
胡宗剛,江西九江人,生于1962年,現為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研究館員。自1997年開始從事中國近現代生物學史研究,出版相關著作十餘部,代表作有《靜生生物調查所史稿》《不該遺忘的胡先骕》《胡先骕先生年譜長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五十年》《中國植物志編纂史》等。
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來源 / 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文字 / 胡宗綱
編輯 / 呂美琪
責編 / 劉亞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