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李建龍教授團隊在蒙古高原及全球草地資源遙感監測與質量定量評估研究中再次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該團隊利用遙感、氣象(氣溫、降水和輻射數據)、土地覆蓋(IGBP)和統計數據(人口、經濟和牲畜數據)及自主研發的5S技術,分析了2001-2014年期間蒙古國和内蒙古草地的轉入及轉出情況并做定量統計,并計算了蒙古高原草地潛在淨初級生産力(PNPP)、實際淨初級生産能力(ANPP)、土地利用變化引起的生産力變化量(LNPP)和管理措施引起的生産力變化量(MNPP),通過構建Slope評估模式,定量評估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蒙古高原及全球草地NPP變化的相對貢獻率。此外,該團隊還對比分析了中國和蒙古國在草地恢複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生态恢複措施,研究成果對于全球草地自然資源的優化利用與科學管理,實現草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該成果以“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on the Grassland Dynamics under Different Regime Policies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19342937)為題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第一作者為張豔珍博士,通訊作者為李建龍教授。
蒙古高原位于歐亞大陸中部,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草地資源和類型,也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其中典型草地是其主要的草地類型,是世界上典型的草原牧區。然而,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引起的蒙古高原草地退化形式加劇,裸地面積有擴大趨勢,荒漠化日益嚴重。近年來,為解決草地植被退化問題,中蒙兩國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和生态工程。本研究為了評估不同政治制度下恢複措施對草地植被的作用,定量評估了草地變化特征及土地利用變化、氣候變化和管理措施對草地退化/恢複的影響,為草地資源科學管理和保護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Fig.1 The total grassland NPP of MG (A) and IM (B) in 2001 and 2014, and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factors to grassland NPP change
他們研究結果表明:在研究期間,蒙古國和内蒙古的草地面積均有增加,這主要是由荒漠和森林轉化而來,而内蒙古的農田向草地的轉化也不可忽視。内蒙古和蒙古國草地的恢複面積分别占90.21%和81.45%。與蒙古國相比,内蒙古草地的土地轉化NPP和NPP總量顯著提高。另一方面,人類活動是蒙古高原退化區的主導因子,而氣候因子則是草地恢複區域的主導因子。中蒙兩國政府實施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和生态工程項目均使草地退化狀況有所改善,尤其是中國政府實施的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和三北防護林生态工程對我國内蒙古草地植被恢複和生态質量及全球生态植被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Fig.2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MG (A-1) and IM (B-1) and restoration in MG (A-2) and IM (B-2) induced by climate and human factors.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大研發計劃(No.2018YFD0800201)、國際APN重點項目(AR-CP2015-03CMY-Li)和澳大利亞政府基金項目(PSLP:No.64828)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