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是當前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雖然巴黎協定提出了将全球暖化限制在(與工業革命前相比)2°C以下的目标,但目前的氣候行動仍與該目标相距甚遠:根據全球社會經濟發展軌迹預測,本世紀末全球暖化的幅度将達到2.7°C。以往研究對氣候變化的社會影響往往采用貨币化的評估途徑,這種評估方式未能充分反映對貧困人口和未來人口的影響,導緻氣候不公平(climate injustice)加劇。
最近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徐馳教授與埃克塞特大學Tim Lenton教授共同主導了一項合作研究,在此前開展的“人類氣候生态位”(human climate niche)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人口成本”(human cost)作為氣候變化的非貨币化評估方式。徐馳等人的前期研究發現,過去六千年來人類一直生活在年均溫13°C左右的氣候條件下,這種人類氣候生态位是人類社會繁榮穩定的基礎條件。在本項研究中通過深入分析發現,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已經導緻約六千萬人口暴露在年均溫29°C以上的極端酷熱氣候條件(相當于撒哈拉沙漠腹地)。在未來,全球平均溫度每上升0.1°C,暴露在這種極端高溫下的人口将增加約1.4億。如果本世紀末全球暖化幅度到達2.7°C,22%以上的人口将暴露在這種酷熱氣候條件下;而在最糟糕的情景下(3.6°C甚至4.4°C暖化),全球半數以上人口所生活的區域将不再适宜居住,出現大規模氣候移民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其中絕大多數人口來自于非洲、南亞、南美洲等發展中國家,這将大幅加劇氣候變化的地域不平等(climate inequality)。如果将暖化幅度限制在1.5°C以下,則将拯救其中大多數的人口免于承受極端高溫。目前,全球平均每3.5個人一生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将導緻未來1個人暴露在“氣候生态位”之外,這反映了氣候變化的代際不平等。
圖1.在全球暖化2.7°C(上圖)和1.5°C(下圖)情景下,人類氣候生态位(底圖綠色區域)的偏移以及暴露在不适宜生存的酷熱氣候條件下區域的大幅擴展(紫色)
圖2.全球平均溫度每上升0.1°C将導緻約1.4億人口暴露在不适宜生存的酷熱氣候條件下(a)和約1億人口的氣候生态位發生偏移(b)
圖3.在全球暖化1.5°C和2.7°C情景下,受主要沖擊的國家中暴露在不适宜生存的酷熱氣候條件下的人口和國土比例
該研究凸顯出全世界聯合采取快速行動遏制氣候變化的重要性。随着氣候變化加劇,留給全人類應對氣候危機的機會窗口正在逐漸關閉,社會經濟轉型的“正向突變”(positive tipping points)則可能是人類采取行動避免氣候變化産生人類文明存續危機的關鍵。
該研究以“Quantifying the Human Cost of Global Warming”為題于2023年5月22日在線發表于Nature Sustainability。發表後獲得全球190餘家新聞媒體報道,公衆關注的Altmetric指數達到3500。該研究成果是最近多國研究者共同提出的“安全與公平地球系統邊界”(Rockström et al. 2023. Safe and Just Earth System Boundaries. Nature. 徐馳為共同作者)可持續發展框架中氣候邊界的界定基礎。
論文鍊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3-01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