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明珠——記“一帶一路”生态調研團隊張掖之行

發布者:孫浩睿發布時間:2017-07-30浏覽次數:1239

生态與文明總是相伴而行,人類總是逐水而居、依水而生,讓生活更加貼近自然。梭羅說:湖是大地的眸子,更是“神的一滴”。美國的瓦爾登湖因梭羅的小屋以及他的文字,成為美國文學的聖地和精神家園。而張掖也恰似“神的一滴”,以獨特的綠洲生态坐落于内陸幹旱區之内,并基于此發展出悠久的曆史文化。

“絲路重鎮人文張掖”,面對張掖的神秘與傳奇,一帶一路重大專項之“尋·迹”生态調研團隊選擇實地走近張掖,走近張掖的曆史,走近張掖的生态文化。721日至722日,團隊參觀了張掖城市濕地博物館,了解了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在黑河河畔查看其水文特征,并走上源頭,在祁連山脈鷹落峽察看植被特征。

 

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張掖城至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曆史。這裡立過國都,設過省會,建過都司,置過軍鎮,一直是曆朝諸代所轄郡、州、路、府、鎮、地、市、縣駐地,是轄區乃至河西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是鑲嵌在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張掖承載着國家安危的希望,在中國第二大内陸河黑河的滋養下,孕育了廣袤的綠洲,方才孕育出河西走廊文化。“不忘祁連山頂雪,錯将張掖當江南”這樣的佳句,誇贊的正是張掖的濕地景觀。

張掖有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團隊到達此處先是參觀了位于濕地公園南門的張掖城市濕地博物館。濕地博物館造型獨特,俯視圖宛若花瓣,照應其獨特的自然文化。博物館分為兩層、六個展廳,整個展區以“戈壁水鄉、生态綠洲、古城文明”為展示主題,以“塞上江南﹒印象張掖”、“地貌大觀﹒多彩張掖”、“絲路重鎮﹒人文張掖”、“濕地之城﹒生态張掖”、“城市未來﹒大美張掖”、“濕地﹒生命的搖籃”為展示脈絡,堅持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用多樣的媒體技術生動地展現了張掖的濕地文化。

 

在對于張掖的濕地建設曆史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團隊參觀了張掖國家級濕地公園的建設。總體來說整個濕地公園的建設還是非常不錯的。遠山如黛、近水如煙,濕地公園内有各種園藝品種的植物,寬闊的水域為鳥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資源,途中我們還在水中看到了黑天鵝、水獺等動物。整個濕地公園非常開闊,空氣很好,生态規劃非常合理。然而部分水域也存在污染的情況,雖然保證了濕地公園60%以上的自然區域,但是不少區域人工雕琢的痕迹過于明顯,自然與人工兩者的對比過于強烈,使得整個濕地公園的風格并不統一。途中老師不斷地引導同學們思考濕地保護的對象是什麼,關鍵又在于何處。将實地調研的結果與知識的學習相結合,濕地之行是理論結合實踐的完美诠釋。

 

第二日的行程依舊以水為主題,團隊先是來到弱水花海附近的黑河河畔。此處有橋,橋下即為黑河。橫跨過橋,兩岸相對,相距甚遠,足見漲水期黑河河面在此處之寬。然而,事實上,在這個季節,河面非常窄,彙集于橋下一側,卻可見水流十分湍急。攜帶着大量泥沙的祁連山脈融水奔湧而來,打磨着岸邊的石頭,又匆匆而去。橋下除去流水以外,均為河漫灘,布滿卵石。這些石頭被湍急的河水從祁連山上沖下,又被打磨得光滑圓潤。帶隊的劉茂松老師曾進行過地質學學習,一路上向隊員們傳授了不少石頭質地方面的知識。黑河的水文特征蘊藏了太多關于生态的秘密,而實地考察黑河的水流特征又無疑促進了團隊對于河流生态的了解。

黑河之水的渾濁也引起了隊員們的注意,一路沿着黑河而上,深入山脈,驅車來到祁連山脈的鷹落峽。然而由于一路上無法停車,隊員們隻能采用相機和攝像機進行素材采集與紀錄,簡單觀察了祁連山上的植被分布。此行最直觀可以感受到的是,黑河之上有着大大小小的水電站,水質渾濁。水電站阻攔黑河之水,無疑對當地生态有着巨大的破壞。此行的重大收獲是發現問題,而黑河上遊的生态問題依舊非常值得繼續考察。

 

短短兩日的實踐并不足以深入地去觸摸張掖的生态環境問題,“尋·迹”生态調研團隊能做的,是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以此次社會實踐為契機,助力于今後的野外實習。張掖,一個閃爍着曆史光輝、因綠洲而繁榮的城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南枕祁連山,黑河貫穿全境,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礫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尋·迹”生态調研團隊觸及的隻是張掖這個魅力古城小小的一部分,濕地是它的名片,黑河是它的滋養之源。張掖因此而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卡,也将憑此自然資源、旅遊資源,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上重新綻放異彩。助力國家生态走廊建設,“綠色絲路”建設從暢想走向現實,“一帶一路”重大專項之“尋·迹”生态調研團隊行動在路上!


Baidu
sogou